病例17岁不来月经,竟然是长了垂体瘤

时间:2021-8-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垂体瘤是最常见的鞍区良性病变,居颅内肿瘤的第二位,约占颅内肿瘤的10%。垂体是人体的内分泌腺体,长了肿瘤以后,患者可能出现激素紊乱,表现出多种症状。

  近日,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接诊了一例主诉为“不来月经”的患者。患者小梦,今年17岁,至今没有来月经。眼看青春期就要结束了,小梦的身体依旧没有变化,家医院看病。医院,一直没有明确病因。最近一次就诊中,医生怀疑可能是颅内的问题,这才决定到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就诊。

  患者就诊时视力视野没有变化,但有溢乳现象,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贾栋主任建议核磁共振,并做激素检查。结果影像检查显示:颅内长了垂体瘤且瘤体大、血管包绕;激素检查显示:泌乳素高。

  贾栋主任根据患者病情,建议口服溴隐亭治疗,后期每个月定期检查激素。

  但是后期具体该怎么治疗还需要根据其激素变化和影像复查结果,具体制定。

影像资料

症状解读:女性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症状

  泌乳素型垂体瘤是垂体前叶的泌乳素细胞合成和分泌过量泌乳素引起的下丘脑-垂体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临床最多见的功能性垂体瘤之一,患者症状依据性别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临床上,女性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泌乳素增高后表现出的最典型症状就是月经不规律。据统计,80%的女性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会出现月经不规律。

  事实上,小梦出现的泌乳也是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据统计,临床上50%左右的女性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会出现泌乳。

  除了月经不规律和泌乳,女性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视力视野下降和不孕等症状。

疾病介绍:泌乳素型垂体瘤该怎么治疗?

  临床上对于脑肿瘤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式,但是对于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治疗则以药物治疗为首选。

  临床上,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溴隐亭减少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缩小肿瘤体积、限制肿瘤生长。据统计,75%左右的患者可以通过溴隐亭达到治疗目的。

  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服用溴隐亭应先从小剂量开始,往往口服半片,甚至更少,在晚饭进食中服用,服用后躺沙发或床休息以减少副作用和体位性低血压反应;服用3~4天后,如无明显副作用可根据医生的指导增加剂量。患者药物治疗期间,每2~3周复查血泌乳素,并逐步增加剂量直到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以后继续予以维持泌乳素在正常水平的最小剂量。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在服用溴隐亭使得泌乳素正常后应该检查垂体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明确垂体瘤是否明显缩小。

  当然,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的治疗需要神经外科医生根据肿瘤大小、泌乳素水平、视力视野变化等制定具体方案。临床上,服用溴隐亭的患者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手术。

1

  患者服药后反应较大、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

2

  患者在最大剂量药物治疗后,血泌乳素依然不能恢复正常;

3

  患者血泌乳素水平虽然恢复正常,但是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不缩小;

4

  患者服药期间发生脑脊液鼻漏;

5

  患者服药期间发生视力下降、复视、颜面部疼痛、麻木等神经功能受损表现。

  总而言之,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治疗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病情具体制定,一般主张药物治疗,但必要时则建议手术切除,缓解患者症状。

tangdunaowu∣唐都神外五病区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sdmo.com/jblcbx/12487.html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