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金融风险地方政府须出力 日前,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继续研究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强调要完善信誉体系,提高小微企业信用透明度,使信用好、有前景的企业“钱途”广阔。应该说,信誉体系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抓手,这也是各国金融体系发展中的经验总结。我们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这里的金融基础设施,既包括支付清算系统、证券结算体系、金融信息系统等,也包括广义上的信誉体系等“软”要素。这些因素犹如承载金融资源活动的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微企业等弱势主体,能否得到金融资源的有效“灌溉”。要构建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的信誉体系,需要重视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实现体制内与民营信誉保障机制的结合。一方面,目前我国体制内的央行征信系统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如2013年初央行就出台规定,把故意接入同时具有条件的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纳入金融信誉信息基础数据库。另一方面,2013年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以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大门已向民营机构正式敞开。从各国实践来看,民营信誉一直是征信体系建设的主导气力,如在美国,Equifax、Experian和TransUnion初期白癜风医治方法是最主要的个人征信机构,D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