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旺季涨票价势在必行?专家称调价不如变管理 2013年国庆第二天,7万游客逛故宫。每逢假期,故宫博物院的售票处前就人头涌涌。北京故宫太和殿进行保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全地交给下一个600年"。但是,去年故宫博物院的客流量到达1456余万人次,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居首位;特别是11期间,创造了单日客流量17.5万的年度纪录,与测算的3万人的文物安全客流量相距甚远。鉴于客流量的节节爬升,近医治白癜风权威医院年来,故宫博物院推出了"平安故宫"等一系列举措,为文物的安全保驾护航,最近,又召开了"票务政策调解方案"研讨会,拟进一步加大淡旺季票价价差。调解票价对调控客流量到底有多大意义?我们听听专家学者的说法。"平安故宫"实行一年尚待调控人流2013年4月,《"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近日,在"平安故宫"工程实行1周年通报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除建议尽快出台《故宫保护条例》外,也提到了故宫延续走高的客流量,是故宫博物院面临的1大压力。虽然每周一闭馆为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古建和一线工作人员赢得了一定的"喘息"时间,但随着旺季的到来,每天居高不下的人流仍然是故宫博物院的1大困扰。尤其是大客流、超大客流等情况的频频出现,不断考验故宫博物院的接待能力和安防水平。此前有专家表示,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让古建筑的彩画和朱红色墙面褪色,过量的接触和踩踏也会对文物造成影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也谈到,人流量过大,对观众的参观质量无疑带来很大影响,对游客的人身安全也会带来潜伏的危险。因此,调控人流无疑迫在眉睫。旺季门票涨价势在必行?由于故宫的地位特殊,是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人们到北京首先要看的就是故宫,即便已推行多项举措,如增加售票窗口,减少排队拥堵现象;加大预约和非现场售票,提早建立预警机制;改进安检,避免检票入口拥堵;启动客流监测系统,实时掌控流量散布,精确疏导;扩大开放面积,优化参观线路以疏散观众等,但整体收效其实不明显。因此,调解票价引导错峰参观,正成为故宫博物院推敲的一项"减负"措施。为此,故宫博物院近日召开了"票务政策调解方案"研讨会。如何通过票务政策调解,使观众能更公道地配置参观时间,实现数量的"削峰填谷"?单霁翔称,故宫或将实行多方面的实验。一是拟加大淡旺季票价价差,适当调高旺季门票票价,下落淡季门票票价,引导客流错峰参观,并将旺季缩短一个月。目前,故宫旺季开放时间为每一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共7个月。根据统计显示,观众参观高峰主要出现在七八月份,其次是九十月份。而现行的旺季时间覆盖较长,缺少针对性,分流效果不显著。调解方案建议,旺季开放时间调解为5月1日至10月31日。同时,淡季开放时间由现行的每一年11月1日至来年3月31日,调解为11月1日至来年4月30日。二是将面向爱好古代宫殿建筑、宫庭历史文化、历代文物藏品、专题展览摆设的社会群体,推出年票制度,满足他们多次来访故宫的需要。但如遇暑期、"五一"、"11"、春节假期,不能使用年票,以便错峰。另外,在冬季设免票日,游客事前上登记、领取门票;同时,旺季高峰时段窗口不卖票,一样实行上预约购票。除调解门票价格,也有评论者指出,严格科学地控制参观人数,才是最有效、最根本的保护措施。与其调价限流不如改变管理方式不过,对故宫博物院调控人流的举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认为,调价和限流恐怕都不是最有效的办法,更可行的是改变管理方式,使参观有序化。在孙华看来,虽然在国内重要的文物旅游景点中,故宫博物院的票价确切是比较低的,但由于会对其他旅游景点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当下很多地方的票价都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故宫博物院如果调解票价,或说旺季涨价,仍然可能会产生负面的连锁效应。"故宫现在开放的地区主要是中轴线,事实上,故宫有左中右三线,现在故宫也在积极地筹划开放更多区域,听说今年能开放到65,2016年则能到达76。但即便这些区域开放了,很多游客并不会去,或不清楚。另外,很多导游急着赶时间,常常是带领游客直接从前门走到后门,穿堂而过,并没有好好地进行导览,这使得故宫的中轴线很拥堵,其他一些地方则人极少,乃至可谓人迹罕至。要改变这类状态,其实最好是改变故宫旅游的管理方式,更科学地计划人流、重新进行导游组织,而不是让观众随便在里面乱转。像韩国的景福宫,就是采取旅游者一批到齐后,十几人或23十人由院方导游带进去,所有观众都不能自由参观,也不让外面的野导游、'黑导游'随意进出。故宫自己培养的工作人员,先走哪里,再走哪里,心中有数,就可以把人流有序地分开,而不是所有人都集中在中轴线上,这样问题才能比较有效地解决。故宫有自己的导游管理,也可以避免文物遭到随意性的破坏。可以说,故宫改变现有的导游管理制度,既有利于纾解故宫压力,又有利于保护文物。"另外,孙华谈到,现在的故宫博物院也不是完备的大故宫,还有两部分可以纳入进来。"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是明清社稷坛和皇室家庙,二者沿袭了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本来就是故宫博物院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能还故宫一个完整性,面积将大大扩大开去,大家就不会全部挤在御花园了。如果再跟景山'合璧',更可最大限度地拓展故宫的空间,让观众更好地分流。"固然,在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期间,故宫确切"超载"过量,实行游客限制,依照先来后到的规则,一拨一拨地进去,也是必要的。分院分担人流尚需假以时日除拓展本部,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其实已开始实行。此前,单霁翔预计,北院区开放以后,每一年将迎来不少于300万的观众。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选址在海淀区上庄的南沙河畔,整体规划用地47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准备安排12.5万平方米的建筑。其中最主要的是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旨在解决故宫博物院大量大型珍贵文物,例如家具、地毯、巨幅绘画等,因场地局限而长时间没法得到科学保护和有效展现的问题,同时把文物修复的传统技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能展现给公众。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计划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5000平方米实现开放展现,公众可以参观文物藏品保护修复的进程。而博物馆展厅计划面积到达55000平方米,加上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范围相当可观。不过,孙华认为,分院即便建成了,一开始对减缓人流压力的作用可能不会太明显。"我们都知道,故宫旁边就有一个国家博物馆,收藏着很多国家珍贵文物,但进国博的人其实不太多,而进故宫的人却延续暴涨。由于故宫是封建王朝的意味,宫殿本身就是1座展品,很多人是冲着其建筑而去的。固然,北京地区的观众,以后还是会往分院走的,渐渐地,知道的人多了,可能吸引力就会渐渐增强。"链接:故宫门票价格13年未变故宫现行门票价是2002年制定的,至今已有13年未做调解。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53家5A级景区门票的均价为109元,高于平均价格的有69家,低于平均价格的有84家。故宫就是这84家中的一家。在所有5A级景区中,门票价格在100元至200元的有81家,占52.9;50元至99元的有39家,占25.49;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的有11家。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西部地区高,东部地区低。与故宫同为国家5A级景区、且同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位的景区,门票价格大多高于故宫。故宫为何不免费开放?2008年1月23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通知》,其中写明:"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继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实行减免门票等优惠政策。"故宫门票收入去哪了?依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故宫门票收入作为非税收入直接上缴国库。故宫事业发展的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平安故宫"工程据了解,"平安故宫"工程主要包括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设、医治白癜风权威医院地下文物库房改造、基础设施改造、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故宫安全防范新系统、院藏文物防震、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共7个子项目。一年以来,7个子项目都相继启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比如,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已启动与东城区人民政府、苏州王嘉良缂丝世家工作室的合作项目,前后合作成立了宫庭家具文物、车马轿舆类文物、中和韶乐类文物、缂丝类文物、金属文物5个修复工作室,展开了嵌珐琅漆器文物修复项目等。不过,单霁翔表示,"黑导游"和参观人流居高不下,依然是故宫保护上的两大问题。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自去年开始引进安保公司,实现安保社会化。这些保安承担了安全巡查、协助驻院派出所治理非法"一日游"、救助观众突发情况等职责。但是,苦于故宫没有"执法权"的掣肘,他们难以用法律武器保护故宫及观众的"平安",执勤进程中但凡遇到问题,只能以"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来被动面对。因此,他呼吁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尽快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专业执法队伍,用法律武器清除这些'顽疾',让'黑导游'等不法分子殴打保安的闹剧不再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