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以下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有的乳腺科医生。上一集说到排残乳和浆细胞性乳腺炎,这一集继续。从一名乳腺科医生的角度,谈谈通乳这件事国家鼓励母乳喂养,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顺产的支持者和母乳喂养的支持者。但是随着母乳喂养越来越普及,和哺乳相关的疾病也越来越高发。主要包括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的乳汁淤积相关性疾病,比如积乳囊肿,乳房钙化,还有最可怕的浆细胞性乳腺炎。 最近看门诊,遇到好几个病人,坐下就说,昨天和孩子闹,撞了我乳房一下,疼死了,今天突然出来个包,和当时涨奶那感觉一样…… 一听见这个开头,我的心里就开始骂娘。 有哺乳史,非哺乳期,外伤后迅速出现的乳房肿物,红肿热痛明显,听见这个主诉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如果还有后续,超声提示乳腺炎症包块,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外院使用抗生素无效,穿刺活检于组织内见浆细胞。好,大写的完蛋。 我最怕遇见的病——浆细胞性乳腺炎。 讲浆细胞性乳腺炎之前,先要来科普一下乳房的结构。乳房的最外面是皮肤和脂肪,起保护作用。乳房内部组织包括三部分,一是乳腺腺泡,就是分泌乳汁的组织,二是导管系统,就是乳汁流出的管道,三是乳腺间质,就是填在腺泡和导管之间,起到支持和营养作用的部分。(借用网络图片,出处有水印,感谢原作者的劳动)每个乳头上有15-20个乳孔,每个乳孔对应着一支乳腺管,以及后面的乳腺小叶和腺泡,这样的一串结构,组成了一个乳腺腺叶。放大一点看,乳腺腺叶的结构就像一串葡萄,腺泡是葡萄珠,导管是葡萄梗。每个乳腺腺叶都是一套独立的泌乳和输出乳汁的功能单位。也就是说,每个乳房里,会有15-20套这样的功能单位,彼此独立,当有一支乳腺管堵塞而发生哺乳期乳腺炎的时候,其他乳腺腺叶仍然会照常工作,并不影响总泌乳量。腺泡分泌出来的乳汁,流入乳腺管,导管一级一级不断汇总增宽,像小河汇入大江,最终从乳头流出来,被宝宝吃掉。(借用网络图片,出处有水印,感谢原作者的劳动)那么浆细胞性乳腺炎是怎么回事呢?设想一个真空的塑料袋,往里面灌入水,某天不用了,你把水抖出去,但塑料袋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回到初始的真空状态,两层塑料纸之间,总会有一些水珠残留。把这段话里的塑料袋换成乳房,把水换成乳汁。就是哺乳结束后乳房的情况。断奶以后乳房内不再产生新的乳汁,腺泡萎缩,但导管系统里肯定会有残留的乳汁,残留的多少,取决于最终离乳时你把乳房排得有多空。这些残乳,都是高营养的物质,经过时间的历练,即使有人体免疫系统加持,乳汁也会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浓缩变质。这时候的乳腺管,就成了乳房里的污水管道。相安无事的时候,乳腺超声检查会发现积乳囊肿,乳腺钼靶检查会发现积乳性钙化,这些都是残存乳汁导致的一些良性病变,无需医疗干预。可是如果出现了特殊情况,就坏事喽。特殊情况,大部分是乳房受到外伤,比如玩耍时被宝宝踢了一脚,被宝宝的大脑袋撞了一下,挤地铁被人用胳膊肘顶了一下,自己不小心撞在桌子角上,等等。外伤导致乳管水肿破裂。也有少部分人是因为哺乳不当或者离乳方式不当,比如哺乳期暴力通乳,或者采取强憋的回奶方式,导致乳腺管过度扩张,局部导管受损薄弱,某一天导管无诱因自行破裂。这些变质的残奶就会从导管系统中溢出,进入乳房间质,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是inflammation,而非infection)。这种炎症反应是由浆细胞介导的,所以叫做浆细胞性乳腺炎。对哺乳后女性来讲,90%的浆乳发生于断奶后2-5年内。还有少部分无孕产史女性浆乳,是因为垂体微腺瘤,高泌乳素血症,虽然不需哺喂婴儿,乳腺内却常年有乳汁积存。还有的女孩是有先天发育性乳头凹陷,乳管内的分泌物无法排出,久而久之积少成多,都是隐患。浆细胞(Plasmacell)亦称为效应B细胞(effectorBcell),参与体液免疫反应,会释放大量抗体,诱发强烈的抗原抗体反应。乳汁虽然是身体自己分泌的,但变质以后,浆细胞就不认识了,会把这些蛋白质当成敌人进行攻击。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周围的乳腺组织也会遭殃。类似于自身免疫病,自己人攻击自己人。偏偏还赶上浆细胞这个极端分子,喜欢搞自杀式攻击。本拉登可能都是和浆细胞拜的师。浆细胞分泌抗体的其中一种方式叫做全质分泌,就是浆细胞自溶,其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分子被全部释放出来。这种方式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抗体,是一种迅速高效的抗体释放方式,也会诱发异常强烈的免疫反应。对别的病也许是好事,对乳房来讲则是噩梦。最为可怕的是,浆细胞所到之处,都会诱发新的炎症反应,此病绵绵无绝期,赔本买卖做到底。于是,乳房局部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巨大的炎性包块。一夜之间升一个罩杯不是梦。 (真实疾病图片过于惊悚,此处不放图片,好奇者请自行度娘)浆细胞性乳腺炎,根据病情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急性炎症期,脓肿形成期,肉芽肿期。 也是因为发展时期不同,浆乳有很多别称: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小叶性肉芽肿炎,非哺乳期导管周围炎……随便你们怎么叫,反正说的都是它。 急性炎症期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系统(比如糖皮质激素冲击)搞定。免疫抑制的目的是让免疫系统不那么冒进,让浆细胞冷静一下,不要到处搞事情,给身体一些时间把脏东西慢慢清理干净即可。越早用药越有机会治愈,越拖越顽固。脓肿形成期,就是损伤坏死的组织变成了脓水,残乳也是刺激,脓水也是刺激,浆细胞简直嗨到爆。这时候,就要免疫抑制联合穿刺抽脓,同时局部理疗控制范围,大部分也能搞定,但已经没有急性炎症期那么好治了,大夫已经开始心虚。如果不幸发展到了肉芽肿期,组织已经彻底破坏,那基本就没什么办法了,此时激素也不好使了,只能见招拆招。外敷内服活血化瘀散结的中药,减轻水肿,控制炎症反应,有脓的时候抽一下,没脓了赶紧手术,切除被浆细胞浸润的病变组织。(组织里可见浆细胞,所以是浆细胞性乳腺炎) (组织结构破坏形成肉芽肿了,所以是肉芽肿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主要治疗手段是抑制反应过度的免疫系统,外加局部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最终炎症局限,可以手术把病灶去掉(就是拆掉那根有破口的污水管,以绝后患)。但在炎症还不可控的时期,千万不要盲目手术引流。伤口里面都是浆细胞,根本长不上。医院,经常被当作普通的炎症,输抗生素,切开引流,伤口反复溃烂,迁延不愈。我曾经给一名外院切开的患者换药5个半月伤口才长好,每天刮肉芽填纱条,太惨痛实在不想回忆。所以,能保守不要穿刺,能穿刺不要切开,急性期能不手术尽量不手术! 但是,即使有了上面的治疗原则,乳腺科大夫依然都不愿意接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人,因为很棘手,很难治。首先,浆乳很难治愈,因为它的发病机制和自身免疫病相似,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病程反反复复,治疗时间都是以月甚至以年来计算的,很消耗人的意志力。很多患者经历过几次病情的复发,治到后面都没有信心了,都要先去精神科治疗抑郁症。其次,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可是浆乳需要手术切除的范围很大,必须保证足够干净的切缘,不能留下被浆细胞污染过的区域。一旦切除范围不够,疾病就会卷土重来。这种手术大到什么程度呢?手术后的乳房基本都会因为缺失大量组织而变形。我还见过几例因为这个病把整个乳房都切掉的患者,因为一个良性疾病切除乳房,我作为一名医生都下不去手,实在是很痛心。第三,即使做了大范围切除,浆乳的复发率依然很高,因为每个乳房内有15-20支导管系统,积乳可不会只挑一根导管积,残乳会均匀遍布乳房内的整个导管系统。这次是这支导管系统出问题,切除了一组功能单位,还有剩下的14-19组啊!这边乳房都切了,还有另一边啊!第四,浆细胞性乳腺炎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其肿物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和乳腺癌很相似,经常有相互误诊的病例,只有病理结果才是金标准。可是做穿刺活检,浆细胞可能会沿针道播散,把本来可控的局部浆乳变成了不可控的全乳房炎症,糟心。不做穿刺活检,谁能保证肯定不是癌?万一按浆乳瞎治,延误了肿瘤治疗,更糟心。另外有研究团队发现,浆乳背景下的乳腺组织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要比健康乳房高7-10倍。这病真是个天坑啊!一切都是由残留变质的乳汁引起的。哺乳和离乳过程都是自然的过程,这不假。排残乳是噱头吗?也许有的通乳师确实居心不良。但是给自己减少一些风险不好吗?反正我身为乳腺科医生,看多了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人,我怂了,我生怕自己和这个病扯上关系。所以,在我断奶的时候,即使奶渣如我,我还是吃了溴隐亭,并找了我最信任的通乳师帮我排了残乳。这个病这么可怕,我一丁点风险也不想给自己留。说这些,不是想吓唬谁。说到底,浆细胞性乳腺炎还是小概率事件,不是每一个妈妈都会遇到。排不排残乳是个体化的选择,哺乳期的护理也很重要,自己医院咨询专科医生,总之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希望各位妈妈们,合理哺乳,合理离乳,避免外伤,好好爱护自己的乳房。陈小猪麻麻攒钱给小猪买好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