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笔记版本七精编版神经系统

时间:2021-8-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雀斑哪个医院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14503.html

多数人选择的生活

是否更值得一过

01

来日方长

几人来往

E

G

值得爱的那个人!

(一)名词解释1.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向前、内、下膨出的部分,称为小脑扁桃体,因其靠近延髓并位于枕骨大孔附近,当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将它挤入枕骨大孔与延髓之间,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危及生命。2.新小脑:小脑体的外侧部在进行过程出现最晚,与大脑皮质同步发展,形体最大,构成新小脑。3.旧小脑:小脑蚓和半球中间部共同组成旧小脑。4.后丘脑:后丘脑是间脑中背侧丘脑后下方,中脑顶盖的上方的部分,由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构成。5.上丘脑:上丘脑是间脑的背侧部分与中脑顶盖前区的移行部,包括松果体、缰三角、缰连合、丘脑髓纹和后连合。

6.(1)第一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损伤后对侧肢体偏瘫。

(2)第一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损伤后对侧相应部分一般感觉障碍。

(3)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损伤后能理解他人语言,但丧失说话能力。

(4)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损伤后视觉正常,但不能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

(5)听觉型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损伤后听觉正常,但听不懂他人讲话,也不能理解自己的话。

(二)问答题1.写出下丘脑的位置、界线、主要核团和传导束。(1)下丘脑位置及境界: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第三脑室前下部的两侧;上界为自室间孔延至中脑水管的下丘脑沟;下界为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前界为终板和视交叉,后与中脑被盖相续。(2)主要核团:视上核、室旁核、漏斗核,视交叉上核和乳头体核。(3)主要传导束:视上垂体束,室旁垂体束,结节垂体束,前脑内侧束,乳头丘脑束,乳头被盖束,背侧纵束等。

2.试述小脑的位置、形态和分叶。(1)位置及形态:小脑位于颅后窝,其上面平坦,贴近小脑幕,下面的中部凹陷。中部比较狭窄的部分称小脑蚓,两侧膨大的部分则为小脑半球。小脑下面靠近延髓的小脑向下膨隆,称小脑扁桃体。小脑在前下方籍小脑下脚、小脑中脚和小脑上脚部分别与延髓和脑桥相连。(2)小脑分叶:小脑分为三叶,位于原裂以前为前叶,原裂以后,后外侧裂以前的部分为后叶。以后外裂为界在小脑下面又分出绒球小结叶。3.简述小脑的机能分区。根据小脑的传入纤维联系,小脑分为脊髓小脑,由小脑蚓和半球中间部及顶核与中间核构成。大脑小脑指小脑半球外侧部及相关的齿状核。前庭小脑由绒球小结叶及前庭神经核构成。4.背侧丘脑腹后内、外侧核各接受什么纤维?发出纤维至何处?功能如何?

答:(1)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传导头面部浅感觉及味觉。(2)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浅感觉。

5.简述背侧丘脑特异性投射核团的纤维联系。丘脑腹前核和腹外侧核主要接受小脑齿状核、苍白球、黑质传人纤维,发纤维投射至大脑躯体运动区。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来的纤维,发纤维投射至躯体感觉区,头面部的代表区。腹后外侧核接受来自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该核发纤维投射至躯体感觉区,躯干四肢的代表区。

6.间脑分为哪5部分?来自于脑干的4大丘系,分别在间脑的哪部分交换神经元?.答:分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和后丘脑。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及脊丘系。后丘脑的内侧膝状体:接受外侧丘系。

7.简述原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的主要功能及损伤后表现。答:原小脑通过与前庭神经核的纤维联系,维持身体的姿势平衡,该部病变后患者的平衡失调、站立不稳和步态蹒跚。旧小脑主要与调节肌张力有关,该部病变后主要表现肌张力降低。新小脑主要协调骨骼肌的运动,该部病变后表现为共济失调,即随意运动骨骼肌收缩的力量、方向、限度和各肌群之间的协调运动出现紊乱。

8.颅顶骨折和颅底骨折有何差别?答:硬脑膜与颅盖骨连接疏松→骨折→硬膜外血肿。颅底部与颅骨结合紧密→骨折三、简答题脑脊液外漏。

软件升级版

爱不释手,喜欢便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sdmo.com/jbjc/125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