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 就在这两年内, 我听了读了至少遍《西游记》。 这个丧心病狂的过程, 全部拜我儿子所赐。 他是一个《西游记》重度狂魔状爱好者…… 狂魔到什么程度? 从2岁半开始读《西游记》, 到现在刚满5周岁, 几乎翻完了市面上所有绘本版本的《西游记》。 精读版本大概在6套左右,每套读了30遍以上。 看书的同时听《西游记》的儿童广播剧, 广播剧从第一回到最后一回大概有分钟, 他来回听了有80次以上, 也就是20万分钟, 约为个小时。 当我陪他听到50遍往后, 心里只有一个声音——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可是这对他来说还是不够, 大概每隔一个季度, 他都会问一句: “书店就没有别的版本的《西游记》了吗?” 所以你知道我现在在哪里写这篇文章吗? 在北京图书大厦四层, 儿童书柜旁的小圆桌上, 嗯,我又来看有没有新版本了…… 而我写的同时,小圆桌的邻座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和一个小小孩, 80岁在与4岁耐心地解释什么叫做“火眼金睛”,什么叫做“化缘”, 此时此景让人感动。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西游记》的启蒙与精读, 最好版本的《西游记》绘本就隐藏在里面, 这是一个“大坑”, 也是一份传承。 1岁前的婴幼儿听觉优于视觉,所以我们从那首最经典、最耳熟能详的儿歌开始《西游记》启蒙。 念到孩子能说出句子的时候,他就会好奇地问了:“唐僧是谁?孙悟空是谁?猪八戒沙和尚是谁?老妖怪为什么要吃唐僧肉,眼睛为什么会冒金光……” 当孩子问出以上问题,表示出了兴趣以后,就可以给他简单口述一下,比如“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一块奇石,它吸收了太阳的光辉月亮的精华,某一天竟然从里面蹦出了一只猴子……” 这一阶段,孩子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所以要以图片为主,让孩子了解里面主要人物的形象,喜爱上他们,而故事,只需要挑比较神秘精彩的来简单概括两三句就行了。 当时我挑选的是一副《西游记》的扑克牌。人物齐全,画风古典,等到彻底了解人物后,还可以按照书中每个人物的能力来打牌或者正常打牌。 “初次”总是重要于以后的每一次。 所以选择第一套《西游记》的绘本要重点 |